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期货简史】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金融史上的传奇多空对决

%title插图%num

栏目介绍:

《期货简史》栏目从本期开始将开启全新的“风云激荡”系列,梳理期货发展史上波谲云诡的大事件,复盘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在这一天上演,券商、机构、游资纷纷被卷入其中,多空双方殊死搏杀,涉及上千亿资产交易,许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写,有人一夜暴富,有人锒铛入狱。327事件导致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被紧急叫停,这混乱疯狂的一天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title插图%num
主角登场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债发行十分困难,主要依靠行政分配的方式发行,一张5年期的国债需要倒贴20多元才能转让出去。
为了带动国债市场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2年12月28日一口气推出了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合约保证金比率仅为2.5%。然而行情冷淡,试行的前两周内仅交易了19口合约。(“口”是当时国债期货的交易单位,1口合约对应200张100元面值的国债。)
国债期货市场很快迎来转机。90年代初,中国面临高通胀压力,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上调,高于同期的国债利率,国家为保证国债顺利发行,对已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由财政部根据通胀指数每月公布贴补率,国债收益率因此出现了不确定性,这就给国债期货市场留出了炒作空间。
适逢股票市场低迷,同时钢材、煤炭等商品期货被暂停交易,大量机构投资者携带资金涌入国债期货市场。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 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七成以上,上市国债期货的交易所也陡增到14家,市场行情的火爆可见一斑。
1995年初,即将到期交割的327国债期货是多空双方搏杀的主战场。327是国债期货的代码,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债,总发行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此时空方领头人是万国证券及其掌舵者管京生。管金生在1948年出生于江西的一个穷僻小山村,后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前往比利时深造。1988年,管金生奉命筹建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他执掌下,万国证券仅用几年时间飞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他因此成为中国证券业教父般的人物。
站在万国证券同一阵营的还有辽宁国发(集团)公司(简称辽国发),掌门人高岭兄弟是中国早期资本市场的炒家之一,从股票到期货,哪里有赚钱的机会,哪里就有辽国发的身影。
多方则以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为首,有大批江浙游资跟随。中经开有深厚的政府背景,业务涉及信贷、证券、期货以及实业投资领域,以激进的投资风格闻名。
1995年初,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多空双方就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产生分歧。327国债期货合理期价应该与标的国债到期兑付价格相对应,也就是说如果财政部对国债进行保值贴补对应国债期货价格也应水涨船高。
以中经开为首的多方认为:虽然327国债原利率只有9.5%,但与新发行国债的14.5%利率相比,利率差过大,极有可能贴补。若能达到新国债利率水平,则可净赚5%的利息,再乘以40倍的保证金杠杆,可以获得200%的利润。
但以万国证券为首的空方则不这样看:当前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胀,自前一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通胀指数逐月回落,即使有保值贴补率也不会高于以往。况且当时的价位已包含了保值贴补率的因素,当时327国债期货价位达到 147 元以上,年收益率高达15.7%远超票面利率,从历史上看,还从未有过3年期国债兑付时收益超过15%的情形。

多空双方各执一词,坚信自己的对趋势的判断,以至于2月23日之前的几个交易日,327国债期货价位一直在148元左右窄幅波动,多空双方纷纷在这个价位建仓,持仓量剧增,截止2月22日收盘,327合约持仓量高达363万口,结算价为148.24元。

%title插图%num

惊魂8分钟

1995年2月23日,市场传闻成真,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国债按148.50元兑付。
这一消息让中经开为首的多方信心倍增,决定对空头穷追猛打,进一步扩大收益,当日开盘后,率领多方率先发动猛攻,动用200万口的巨量买单抬升327国债期货价格,期价一口冲到149.5元。
空头们怎会坐以待毙,立马组织反击以期减少损失,猛然抛出200万口空单,吓得小多头心惊胆战纷纷出逃,而多头主力寸步不让,2分钟内便把200万口空单悉数吃进,随后两个小时交易里加强火力,将价位推升到151.98元的高位,空头们全线爆仓。
大空头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国债期货合约,期价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他要赔进10多亿元。当天中午12点,无计可施的管金生打电话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建人、时任总经理的尉文渊求救,提出三个请求:“能不能给 我增加点儿持仓量?”“交易所能不能发个通知,就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接到财政部贴息的通知?”“能不能把交易停下来?” 这三个要求都被尉文渊断然拒绝。
就在这紧要关头,万国证券的盟友辽国发临阵倒戈,转空翻多。辽国发将50万口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多单,期价在1分钟内暴涨2元,10分钟后上涨了3.77元。空头阵营受到致命一击彻底溃败,再无一战之力。
当时,交易所为避免投机者扰乱市场秩序,设计了许多交易规则:如保证金交易规则,投资者若想交易国债期货需按合约价值的2.5%提前准备足够的保证金,否则会被视为透支交易;还有持仓限额规定,像万国证券这样的大户,持仓量最大只能到40万口。
输红眼的管金生直接无视了这些条条框框,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决定铤而走险,透支交易抛出海量空单。
时间来到下午的4点22分,距离收盘还有8分钟,在多头们已经在为巨额收益欢呼庆祝之时,万国证券突然发力,抛出700万口巨量空单,将期价直接砸到148元,临收市的最后的几秒内,再度以百万口空单将期价进一步砸至147.50 元并以此价位收市。
受限于交易系统的设计漏洞,交易所无法监控并阻止管金生的违规交易行为。

由于时间仓促,多头们完全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就已爆仓,有的人手脚冰凉全身麻木,有的人甚至当场吓到晕厥,以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出现了近40亿元的亏损,万国证券则扭亏为盈大赚40多亿。短短8分钟时间,多头们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戏剧性反转。

%title插图%num

监管出手

管金生在最后8分钟的疯狂砸盘,震惊了整个市场,也引起监管部门瞩目。
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高达2112亿元,要知道327国债总发行量也不过240亿元,规模甚至达到1994年GDP的4%,万国证券怎可能拥有如此巨量国债,如果放任不管,无疑将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毁灭性打击。
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经过数小时紧张的闭门会后宣布:当天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无效!
上交所将收盘价定为违规前最后一笔成交价151.30元,这意味多空博弈结局再次迎来反转,万国证券的绝境翻盘沦为泡影,含恨认亏16亿出局,濒临破产。
2月24 日,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采取涨跌停板制度、加强持仓限额管理、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等措施,以期弥补交易规则漏洞,但为时已晚。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暂停了全国国债期货交易,至此上市仅两年半的国债期货落寞退场,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就此封印

%title插图%num

尾声
在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对事件做了定性:“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同时,调查结果还认为,上海证交所对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交易规则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
经此一战,赌上一切的万国证券元气大伤,不久后破产重组与竞争对手合并。管金生因经济犯罪问题被逮捕,在法庭上,他没有请任何辩护律师,沉默地接受了所有指控,被判有期徒刑17年。
“背后捅刀”的辽国发高氏兄弟不久后金融诈骗罪东窗事发,东躲西藏,不知所终。
作为上交所负责人的尉文渊则因监管不严之责引咎辞职,离开了他一手创办、倾注心血的上交所。
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之大,媒体甚至将其与同时期的“巴林银行破产案”相类比,该事件直接导致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按下了暂停键,直到2010年4月1日,内地第二个金融期货品种——股指期货才姗姗来迟。
随着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债现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金融机构日趋强烈的避险意愿,市场对国债期货重出江湖的呼声与日俱增。
在327事件发生后的第18个年头,2013年9月6日,全新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终于在中国金融交易所上市。十年来,国债期货品种逐渐完善,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纷纷推出,我国“短-中-长-超长”期限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完成建立。
如今脱胎换骨的新国债期货已经告别了投机盛行的时代,承担着国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成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和资产配置的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伟.国债期货市场呼唤法制——“327事件”透析[J].特区企业文化,1995(02):28-29.

[2] 听雨.伤逝——悼我国国债期货“327事件”[J].金融法苑,2001(04):86-95.

[3] “327”国债:最后的狂赌[J].新财经,2011,No.130(01):56.

[4] 艾钧.“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国债期货“327事件”之一[J].商品与质量,2011,No.637(35):20-21.

[5] 艾钧.“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国债期货“327事件”之二[J].商品与质量,2011,No.641(39):20-21.

%title插图%num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