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诺和诺德工厂被曝污染,生产司美格鲁脑原料药的美国工厂收到了483表格,司美格鲁肤原料药和中间体或将停产整顿,产品价格面临暴涨。
值得注意的是,德展健康近4日已斩获3个涨停板,自这波行情启动,于9月11日至今涨幅近40%。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尚在研发过程中,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生产批件。
同时,板块中另一大牛股——常山药业今年9月以来股价已翻倍,公司24日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对多方面事项进行说明。 公告称,公司目前开展的艾本那肽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治疗2型糖尿病,不涉及肥胖适应症。公司尚未开展艾本那肽针对肥胖或减重的临床试验。
利拉鲁肽国内现断货传闻
在近期A股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的背景下,减肥药概念股是近期市场比较突出的热点之一。
今日的异动,主要源于2023年9月22日,FDA在网站上公布483表格内容。报告显示,诺发生了质量控制问题一一现场检查的483表合规失败。司美格鲁肤原料药和中间体或将停产整顿,产品价格面临暴涨。
此外,继欧美之后,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诺和诺德降糖药利拉鲁肽在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断货现象:整个辽阳市的医院都没有利拉鲁肽,各医疗机构采用限额配送,糖尿病患者们四处求药。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利拉鲁肽首次出现供货紧张。更早之前是在海外,根据今年7月FDA发布的药品短缺清单,利拉鲁肽(Saxenda)到2023年底全美供应量都将受限。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同属GLP-1类新型降糖减肥药物,但两者上市后的销售表现其实相去甚远。
统计显示,利拉鲁肽(Saxenda)2014年获批之后,2015年销售0.7亿美元,之后缓慢爬坡,到2022年其年度销售为15.1亿美元。
当前虽然有观点认为GLP-1靶点药物在全球仍会长时间面临短缺,但前述投资人却显得更为乐观,认为产能紧张只是短期现象,预计明后年就能起来。
机构: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当前国内企业纷纷布局这一热门赛道,涉及原料药、CXO服务、药物研发等产业链环节。
截至目前,两款国产GLP-1减肥药已获批上市,分别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和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款药品均于今年7月份获批上市。
截至2023年8月,共有106个GLP-1类减肥新药的临床试验项目,中国企业有43个,占比约40%。除了上述两款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的药物,另有10余家中国企业研发的药物处于临床Ⅲ期阶段,涉及信达生物、派格生物、信立泰等企业。
同时,近日,摩根大通提高了对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期,预计到2030年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西部证券认为,伴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健康减肥产品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将逐步提高,减肥药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利拉鲁肽注射液利用GLP-1受体制动剂减肥,安全性高,已被国外肥胖症安全指南推荐。
【产品型公司】:
华东医药利拉鲁肽国内糖尿病及减肥适应症均获批上市,通化东宝/翰宇药业/正大天晴利拉鲁肽提交上市申请;
司美格鲁肽国内进入3期:齐鲁,华东,联邦,丽珠医药;
口服制剂恒瑞HRS-7535临床2期,华东医药TTP273临床2期;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每周一次GLP-1临床3期总结报告;?石药集团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皮GLP-1肥胖临床3期;?甘李药业每周一次GLP-1临床2b期;?众生药业RAY1225双靶点GLP-1/GIP临床I期;?通化东宝双靶点和小分子GLP-1均已IND。
信达生物IBI362(GLP-1R/GCGR双靶点)目前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预期Q4处数据;豪森、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东阳光药业处于临床II期阶段。
【产业链公司】:
诺泰生物:106车间司美格鲁肽出口欧盟通过GMP检查; 2年之内3-4吨的原料药体量(利拉鲁肽和司美加在一起),单批次可以做到5公斤,产能放大做到10公斤/批次;
圣诺生物: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目前正处于药学研究阶段,利拉鲁肽原料药已取得美国DMF备案。总产能目前408kg,明年Q1投产450kg(定增),明年Q4投产350kg(IPO项目),预计明年Q4产能将达到1200kg。
翰宇药业:已拿到Mylan利拉鲁肽3千万美金订单。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已申报美国DMF,利拉鲁肽原料药获海外制药企业商业批订单。武汉多肽目前总产能206kg/年,其中利拉鲁肽API产能100kg/年,计划新增产线290kg,产能达到496kg(利拉+司美)。
普利制药: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已完成小试开发,并满足98%以上纯度要求,目前放大生产车间正在验收;SNAC辅料已开始放大试生产,可面对客户供货。
奥锐特: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产品中试已完成,原料药生产线也正在建设中(年产能300kg)。
【多肽CDMO】
药明康德:2023年规划2万升固相合成多肽产能,预计2024年将达到3.2万升产能。
凯莱英:预计2024H1固相合成总产能将超1万升,满足百公斤级的固相多肽商业化生产需求。
海翔药业:23H1 CDMO项目数量13个,均在临床3期,具备特色的如老年痴呆和多肽类药物,有望切入礼来供应链。
【其他】
①金凯生科:司美格鲁肽关键性辅料SNAC中间体-KDA01。
②昊帆生物:缩合试剂供应商
③蓝晓科技:礼来、药明康德固相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