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当"躺赚"变成"躺枪":悠然境资金盘的韭菜收割实录​

%title插图%num

📝 2025年3月,一个名为“荣裕合”的平台突然成为中老年投资者微信群的热议话题

这个打着“数字经济+商城拍卖”旗号的项目,承诺月收益最高达60%,却在短短四个月内将数万投资者卷入深渊。当我们剥开其光鲜的包装,看到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庞氏骗局。

🎯 一、糖衣炮弹下的致命陷阱

平台以“每日六场拍卖会”为噱头,将普通商品溢价300%后包装成投资标的。投资者花2万元购买空气炸锅或茶叶礼盒,次日就能收到240元“补贴”。这种“消费返利”模式让菜市场大妈都算得清账:每天1.2%复利,相当于年化432%的暴利,远超巴菲特年化20%的传奇收益率。

更精妙的是其三级分销体系:主任、经理、董事的晋升通道,本质是传销金字塔的变形。拉3个下线可获团队流水3%提成,发展20人团队月入轻松过万。在河北某县城,甚至出现全家三代人集体“组团投资”的荒诞场景。

📈 二、资金链上的死亡倒计时

平台自2024年12月上线就埋下定时炸弹。根据其公开数据测算,每日需要2000万元新资金才能维持利息支付。3月中旬起,多地出现“提现延迟48小时”的异常现象,客服解释为“银行系统升级”,实则操盘手在悄悄转移资金。

4月初的APP频繁卡顿被老玩家视为崩盘前兆。有内部技术人员透露,服务器早在3月底就停止扩容,技术团队工资遭拖欠。这与2023年暴雷的“永倍达”如出一辙——当职业“盘客”开始撤离,普通投资者的逃生窗口期不足30天。

🛒 三、骗局背后的“人性收割机”

这个精心设计的赌局抓住了人性弱点:

  • 贪婪诱惑:用“复利计算器”直观展示“投18万月赚7.5万”的暴富神话。
  • 从众心理:在封闭微信群制造“万人抢单”假象,真实交易量不足展示数据的30%。
  • 赌徒心态:设置50%提现+50%提货规则,让亏损者幻想靠商品回本。

更令人心惊的是其“温水煮青蛙”策略。初期允许小额提现建立信任,待投资者追加本金后突然修改规则。浙江某投资者在追加50万后遭遇“系统维护”,账面200万收益瞬间化为泡影。

🚫 四、暴雷前的最后疯狂

截至2025年4月,平台已出现三大崩盘信号:

  1. 技术异常:频繁出现“交易失败”“数据丢失”等系统故障。
  2. 舆论管控:全员禁言官方社群,封禁质疑账号。
  3. 规则变异:突然要求“强制复投”“缴纳保证金”。

这与当年震惊全国的“善心汇”“云联惠”崩盘前奏惊人相似。历史经验表明,当平台开始用“黑客攻击”“配合调查”等借口拖延兑付时,投资者能挽回损失的概率已不足5%。

💡 结语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真正稳赚不赔的只有幕后操盘手。他们深谙“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收割哲学——用前三个月利息吸引资金,待规模过亿后立即收网。留给普通投资者的,只有APP上一串永远无法提现的数字,和微信群里那个再也联系不上的“投资顾问”。

当金融骗局穿上新衣,我们更需要擦亮双眼。记住银保监会那句警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发财梦,终将沦为认知缺陷的代价。

(本文基于多方调查撰写,已做脱敏处理。为保护隐私,部分信息采用化名。如有同名公司纯属巧合,具体事实以司法机关调查为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