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一场名为“艾兴合”的电商狂欢正在加速坠入深渊。
超10万会员、百亿资金卷入,操盘手暗中转移资产,多地警方介入冻结资金,但仍有大量中老年人深陷其中。这场披着“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外衣的庞氏骗局,如何一步步掏空普通人的钱包?今天,我们拆解它的“杀人剧本”。
一、骗局包装术:从茅台到山寨表,一场精心设计的“皇帝新衣”
艾兴合自称是上海惜艾集团旗下创新电商平台,宣称通过竞拍商品赋能实体经济,但其核心逻辑却是典型的资金盘游戏。
1. 商品陷阱
平台标榜的茅台、名表、空气净化器等商品,实为京东、淘宝查无此物的山寨货。一块成本不足百元的杂牌手表,标价数千元充当“积分兑换品”,成为消化泡沫的工具。
2. 收益幻觉
日息1-2%、年化超500%的暴利承诺,远超银行利率数十倍。但一半收益强制转为无法提现的积分,另一半需拉新人才能兑现,形成“吸血闭环”。
3. 实体伪装
操盘手租用线下超市空壳,摆放假茅台、虚标价商品,甚至伪造政协站台照片,制造“合法合规”假象。
致命细节:平台订单页面显示“拍品价值11804元”,实际商品市场价不足千元,价差成为吞噬资金的“无底洞”。
二、崩盘倒计时:六大血色信号已全部亮起
根据多地受害者爆料及监管部门动作,艾兴合已进入崩盘终局:
-
强制升级收割:突然要求会员升级“店长”,收益强制转积分,提现需完成拉新指标,拖延资金外流。
-
供应链裸奔:超半月未发货订单激增,虚构的供应链彻底暴露,资金链仅靠新人输血维持。
-
团队长集体叛逃:曾疯狂拉人头的核心推手屏蔽朋友圈、转移资产,内部崩盘共识形成。
-
3000万资金冻结:湖南常德市场监管部门冻结账户,浙江、江苏反诈办将其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
黑公关疯狂举报:自媒体曝光后遭密集投诉,操盘手试图堵住舆论加速收割。
-
年关跑路定律:资金盘往往选择春节前收割,而2025年清明后多地已出现挤兑潮。
血泪实录:山东李阿姨30万养老钱无法提现,浙江张先生的团队长卷款退群,湖南供应商揭露假茅台产业链。
三、谁在喂养这场骗局?中老年“韭菜”的致命心理漏洞
-
信息茧房:受害者多为50-70岁人群,依赖微信群“讲师”洗脑,屏蔽外界预警信息。
-
情感绑架:团队长以“家人互助”“爱国消费”话术渗透,利用老年人孤独感构建信任。
-
赌徒心态:“再拉三个人就能回本”的执念,让无数人明知是骗局仍追加投入。
反常识真相:一位退出的前团队长透露:“我们培训时明确说,系统里80%的‘抢单成功’都是后台伪造数据,只为刺激真金白银入场。”
四、紧急自救指南:与时间赛跑的四大行动
-
立即停止输血:所有“最后一次翻盘机会”都是陷阱,切勿被话术蛊惑。
-
证据固化:立即截屏保存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提现失败提示,尤其是团队长承诺收益的证据。
-
抱团报案:通过受害者社群整理联合报案材料,重点提交资金流向证据(如收款账户与惜艾集团关联性)。
-
警惕二次收割:崩盘后若出现“债转股”“新盘重启”,100%是二次诈骗。
关键提醒:部分操盘手已通过虚拟货币洗钱,需尽快向警方提供钱包地址追踪线索。
五、深层追问:为什么资金盘总在“杀死”养老钱?
-
监管滞后性:艾兴合运营超1年才被立案,期间已吸纳超10万会员,暴露出非法集资监测机制的漏洞。
-
犯罪升级:资金盘从早期简单分红模式,进化为“电商+实体+区块链”的复合型骗局,反侦察能力增强。
-
社会病灶:经济下行期,大量中小企业家、退休人员渴望快速增值资产,成为骗局最佳猎物。
专家警示:中国政法大学反金融诈骗研究中心指出:“未来3年,以乡村振兴、元宇宙为噱头的资金盘将集中爆发,中老年群体需建立‘高收益=高风险’的条件反射。”
结语:别让贪念杀死尊严
艾兴合的崩塌不是终点。当68岁的李阿姨在派出所哭着说“那是攒了20年的卖菜钱”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比追回损失更重要的,是重建一个不被暴利蛊惑的认知体系。记住,所有命运馈赠的“暴富机会”,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可能是你的养老钱,更可能是你的人生尊严。
(本文援引受害人口述及监管部门通报,部分信息已脱敏处理,具体案情以警方披露为准。)